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 注册会员| 登录本站 新浪微博
热门搜索:  test  阿氏大医   s
首页 > 四季养生 > 正文
更多

重庆等四省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尘埃落定

2020-08-25 来源:未知 编辑::青晨小编 阅读

重庆等四省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尘埃落定外企胶片真的全军覆没了吗?

导读:2020年7月,重庆、贵州、云南、河南四省启动了四省联合的吻合器、补片、医用打印胶片带量采购。在履行了一系列招标流程之后,8月21日,四省发布公告,结果富士、锐科等洋品牌全部未中标。外企胶片真的全军覆没了吗?

正文:

2020年7月,重庆、贵州、云南、河南四省联合发布了“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文件”,启动了四省联合的吻合器、补片、医用打印胶片带量采购,并在今年的8月13日组织进行了报价、议价。

中标结果随即公布,本次4省联盟吻合器、补片、胶片3类耗材共3923余万份耗材全部议价成功,其中胶片5个分组,13个产品确定为拟中选产品,平均降幅达48.97%,最高降幅为61.48%。

几千降到几百,谈判现场现灵魂砍价,现场多家媒体竞相报道。国内企业中标、百姓得到了实惠,在舆论场营造了一种“我们赢了”的假象。冷静下来,业内人士却发现,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谁卖的不重要,卖谁的才重要

本次招标医用干式胶片被分为五个赛道,其中激光胶片作为独立赛道占到了整个招采的60%的份额。热敏胶片的另外四个赛道占到40%的份额。

环顾中国市场,激光胶片的销售商固然繁多,而且主要是国内企业。但是激光胶片的生产以及技术却被富士、锐科、柯尼卡等国外公司垄断。无论是挂羊头卖狗肉,还是直接卖狗肉,反正都是狗肉。无论这条街是土店面还是洋品牌,只要是真正的激光胶片,最终的60%的市场份额妥妥地落在了这几家国外企业的荷包里。

怪不得这几家没中标的外企不慌不忙,老神在在。

可是一看中标价格,我估计这些洋品牌也坐不住了。几块钱,怎么比我给到经销商的贴牌价格还低?这些人疯了吗?再一看,这些企业甚至很多都不是自己的主要合作伙伴,还有个别失信企业在里面趟浑水。这是什么情况?

李逵和李鬼都混在里面。这激光胶片到底是不是真激光胶片,质量有保障吗?

这中标企业到底卖的是谁的胶片?!

买哪个不重要,满足需求才重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化工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企业逐渐突破技术壁垒,同样采用热感应成像原理,开发出了国产医用热敏胶片。

经过几年的临床验证,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在与激光胶片的一致性上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成本还更低,完全可以满足医学诊断的需要。在获得一样诊断数据的前提下,给到患者真实可靠且低廉的产品,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开放的市场竞争中,因为成本的原因,热敏胶片在与激光胶片的竞争中,处于较好的竞争地位,再加上最近几年国内材料科学、化工等技术的进步,国产品牌产品逐步替代了进口品牌。在业界,给予热敏胶片和激光胶片同等待遇,国产胶片替代进口胶片已经成为共识和主流。不仅体现了市场规律,也体现了中国制造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取得的骄人成绩。

近年来,我国领导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提升中国制造水平,发表了一系列讲话。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指出,要“逐步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平,降低医疗成本。”党中央、国务院的态度是一贯的、明确的,国家的政策导向获得了社会、百姓、行业、企业的支持和赞同。

在这种大好形式下,定出了如此滑稽的游戏规则,否定中国制造的成果,与国家政策相违背,与行业的主流声音呛声,与社会的主流民意对抗,这个招采的政策是怎么“拍”出来的?让人产生了不禁的遐想。

人命关天马虎不得 产业大局不能松懈

2019年开始,我国部分地区开始高值耗材带量采购,其他省区市迅速跟进,各大厂商、代理商以价换量,一些耗材进入降价轨道,本来是顺应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惠及民生的好事,也是推动市场走向健康发展轨道的大好机会。但是,由于政策出台仓促,投标管理粗放,反倒出现了保护进口品牌、只拼价格等一系列问题。

从中标企业中能看到一些失信企业就是例证。靠低价上位,质量怎么保障?患者权益怎么保障?歧视国产品牌,把激光和热敏两种技术作为分类标准,歧视热敏技术。通过这种划分方式,实际上把美国锐柯,日本富士等国外产品单独划分一个赛道,造成有形壁垒,打破了胶片市场原有的公平,开放的竞争格局。更助长了长期垄断激光胶片技术的国外企业横行中国市场的嚣张气焰。让中国胶片企业永远抬不起头来。

对于医保控费的政策和方向毋庸置疑,操作却过于简单粗暴。医药事业人命关天,不但要便宜更要有所保障。民族企业发展了,成本降低了,老百姓的医疗负担也会降低,这是一个正循环。一味简单的粗暴降价,短时间内貌似达到了医保的控费的绩效,看到短暂的成本降低,但是不计质量的低价破坏了行业企业,特别是国内企业的良性发展,这200亿市场背后数十万中国产业工人又该怎么办呢?产业得不到发展谁又保障老百姓真正的医疗权益呢?

重庆等四省的带量采购动作之大,效仿效应非常之强,如果这种粗放的管理,如果只是一味的完成政府的短期绩效,那么医疗民生难保,国内良心医疗企业难存,更谈何我们医疗技术水平赶超大国?

不要再为一次降价而欢呼雀跃了!

热门标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收藏 推荐 打印 | 作者:青晨小编 | 阅读:
姓名: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申请加入- 用户投稿

严禁抄袭 违者必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2012-2013 www.dede58.com All Rights Reserved